红木家具为什么不能接铁钉 我家用了10年的红木椅脱榫,应该怎么修?用钉子、木胶?

[更新]
·
·
分类:家装
3203 阅读

红木家具为什么不能接铁钉

我家用了10年的红木椅脱榫,应该怎么修?用钉子、木胶?

我家用了10年的红木椅脱榫,应该怎么修?用钉子、木胶?

打钉,抹胶水,打磨,喷漆或木蜡油,不过你这家具是调色的,没有原厂漆的话修复会有色差。

明清家具有没有使用胶水或是铁钉?就只用榫卯结构吗?

真正的明清家具是不用胶水和钉子的,整个制作工艺都是做榫卯结构的。当然乡下小作坊制作的民用日常家具除外。明清家具不用胶水和钉子的原因,和他选用的材质有关。明清家具以红木、黄花梨为主,也有少量品质要求高的用紫檀,还有就是些杂木,比如说柴木、鸡翅木等。但统一的特点就是使用硬木。硬木硬度高,所以会造成“不吃丁”的现象,钉子很难钉进去,进去了则会造成木材本身的开裂。至于不用胶水,是因为硬木的密度比较大,用胶水粘的话根本粘不住。
榫卯结构经久耐用,而且受湿度变化影响,会越来越牢靠,所以这种结构受到中国古代木匠的推崇。

红木家具,为何禁止使用铁钉?

红木家具因其高贵典雅,古典气质十足受到人们的喜爱,红木家具几乎不用铁钉,主要是因为:
一、研究发现,早在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使用榫卯了,也就是说,榫卯结构,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工艺创造,有着悠久的历史。70多个世纪以来,这种艺术工艺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再创造,技术和工艺都已经相当纯熟。
中国传统家具之所以达到今天的水平,与对这种结构特征的运用有着直接的关系,也正是这种巧妙结构的运用,提升了中式家具的艺术价值,尤为国外家具和建筑艺术家们所赞叹。因此可以说,中式家具不使用铁钉,是一种传统,是约定俗成的,是优势的延续和发扬光大。中式家具之所以又被称之为传统家具,榫卯结构是核心。
二、榫卯结构组合的家具比用铁钉连接的家具更加结实耐用。
首先,榫卯结构是榫和卯的结合,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这种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之间向各个方向的扭动。而铁钉连接就做不到。比如,用铁钉将两根木枨做T字型组合,竖枨与横枨很容易被扭曲而改变角度,而用榫卯结合,就不会被扭曲。
其次,金属容易锈蚀或氧化,而真正的红木家具,可以使用几百年或上千年。许多明式家具距今几百年了,虽显沧桑,但木质坚硬如初。如果用铁钉组合这样的家具,很可能木质完好,但由于连接的金属锈蚀、疲劳、老化等,而使家具散架。
三、榫卯结构的家具便于运输。君不见,许多红木家具是拆装运输的,到了目的地再组合安装起来的,非常方便。如果用铁钉连接家具,虽说可以做成部分的分体式,但像椅子等小木件较多的家具,就做不到了。
四、榫卯结构的家具便于维修。无论什么样的家具,使用长久了都会出现问题,都需要维修维护。纯正红木家具可以使用成百上千年,总会出现问题的,比如某一根枨子折断了需要更换等。用铁钉连接的家具,做这种拆卸更换就不象榫卯结构家具来得容易。
如果是用鱼膘胶等好胶做的家具,维修时先把胶用水浸软,榫卯间很快就松脱下来了,而用铁钉则做不到,除非把家具大卸八块。进而反倒造成家具的损坏。
五、由于红木木质坚硬,而铁钉是靠挤和钻劲硬楔进去的,此过程极易造成木材劈裂,这一点木工师傅都非常清楚。
通过以上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使用榫卯连接红木家具比使用铁钉有更大的优势,可以大大提升红木家具的内在品质,这大概就是为什么纯正红木家具不使用铁钉的原因吧。
业内总是把榫卯过度神化。其实古代很少用金属连接件的原因涉及分工协作主要是涉及分工合作。,古代没有现代工业管理,木匠和铁匠、铜匠要合作的成本和不确定因素是很高的。
古代也没有批量生产铁钉的能力。(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后,请木匠到家里做家具还是我国家具业的主流面貌。再请个铁匠配合是个很麻烦的事情。)
韧性好是这些名贵木头的特质之一,容易开裂是因为水分问题,充分烘干的木材是极少开裂的。 而到了现代,榫卯成了一种工艺特色和审美需求,而用钉子会被同行和客户笑话。
榫卯确实比铁钉工艺要求高,更象征着对木材性质的更深入了解和更认真的态度,所以的确是消费者选购传统家具的一个窍门。
其实主要还是态度问题。很多厂商用钉子不是技术不行,而是少个榫头原来用不了的料现在也就能用了,材料利用率大大提高。
顺便吐槽一下业内食古不化的风气。实际上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们没见谁排斥现代技术的。谁不要现代烘干房?谁不喜欢高性能的合金工具?有个别人擅长营销,楞说自己用的工具祖传上百年了什么的大家懂的。。。更不用说满天飞的精雕机了。
我个人一点不觉得纯手工就好。比如浅浮雕一个房子,一排排瓦这种纯体力活是浪费雕刻师傅的体力。把简单活交给机器,雕刻师傅专注于人物(尤其是脸),花鸟等画面主题的精修在我看来是最好最合理的流程。
但是厂商现在只敢悄悄干。生怕消费者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