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自己写一个量化交易系统 实时量化选股系统我已经做好了。想与交易软件结合进行实时自动交易。大家有什么思路?

[更新]
·
·
分类:金融
2914 阅读

为什么要自己写一个量化交易系统

实时量化选股系统我已经做好了。想与交易软件结合进行实时自动交易。大家有什么思路?

实时量化选股系统我已经做好了。想与交易软件结合进行实时自动交易。大家有什么思路?

什么是自动交易?也就是现在很热门的所谓人工智能,就是电脑自动帮你判断、买卖、赚钱。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最后两个字,那么你的自动交易赚钱了吗?恐怕大多数人都说很难,有的人收录了网上成百上千的策略,可是基本上没有赚钱的,也有开始能赚钱,后面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赚不到的。为此已经有人怀疑自动交易根本赚不到钱,不要幻想了;也有的开着自动交易,却执进行着半自动交易,不敢离开,还需要人辛苦的盯着盘面,走势不对的时候还得用手动干预。 打造一个赚钱的自动交易系统真的很难吗?也真的能长期赚到钱吗?有的人说:我花了几年的时间打造了一款自动交易系统,也可以赚钱了,可是,想想几年所花的时间和精力,还有不断的测试,想想都怕,这不是普通人可以完成的任务,自动交易真的只能是“阳春白雪”,而不是“下里巴人”吗?真的需要一个团队才能打造一个能赚钱的系统,而且还得花上几年的时间不断测试?笔者认为,完全不是,完全可以凭着个人的能力打造赚钱的系统,而且思路对的话,开发赚钱程序也非常简单,测试量也不会太大。
要想打造赚钱的系统,第一要素就是打造好自己的策略,策略完备了,那么就已经成功了99%了,后面由策略变成可以交易的程序都是小问题,如果策略已经很完善了,但是不会编程,可以让别人代写,如果想保护策略不外泄,也可以分成几个模块让不同的人编写,最后汇总起来。当然,最好的是能有个信得过的朋友,策略完全公开,这样编程后才能完全执行你的策略思想。
打造策略不能急躁,在成为自动交易程序之前一定要尽可能的完善,必须一点一点的解读和分析逻辑关系,不能有半点含糊,这关系到今后上机时的工作量问题,前期做得好,后期就非常简单,有时候如果实在不是很清楚也可以上机检测一下策略运行方向,但是也是为了确认一下对错,不要急着定型。不要在没有弄清楚逻辑的情况下,想着先弄个基本的程序再上模拟盘,或者实盘检测后慢慢修改。这样你就会陷入不断修改,不断完善的恶性循环中。
写策略就像写论文,先提出论点、论据,然后论证,论证成功文章就成功了,否则就是失败的论文。策略也一样,好的策略都是有理有据的,一个策略必须要有论点:什么情况下会涨(跌)?;论据:会涨(跌)的理由是什么?;论证:这个涨跌的理由是否成立?比如,我们想用一根5日均线涨跌作为买卖的理由:那么论点就是,5日均线涨,价格就涨,均线跌,价格就跌。如果均线涨,价格就涨,论据就是:均线是前5天的价格平均数,价格涨了,平均线才会涨。那么就从论证:均线涨,价格也会跟着涨开始。可是如果0柱k线为大阴线,但收盘价还是大于5柱K线收盘价,5日均线还是会继续涨的,如果0柱k线收盘价等于5柱k线收盘价,则均线走平,如果0柱低于5柱,则均线下落。那么0柱之后价格涨跌可以依据0柱均线的涨跌来判断吗?显然不行,之后价格的涨跌仍然是有三种情况,涨、平、跌,所以有的人依据单根均线交易的时候为什么,觉得有时候交易很顺利,而有的时候却怎么做怎么不对,因为这完全是凭运气来赚钱的。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知道了这个5日均线策略还不完善,不能作为自动交易的策略,所以得另外寻找合适的策略,或者是添加其他策略完善到这个策略里来补齐缺陷。
以上只是举个例子来说明如何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策略,为自动交易者和开发者提供一种思路,具体策略还得不断的分析和论证。做一个策略不要总想着大和全,可以完全赚到任何一段的行情,那样的话,一个程序将非常臃肿,需要很多不同的策略组合来完成,也很难开发。但是,我们如果只是为了能赚钱,那么仅仅只需要一个策略,赚与策略相关的行情就够了,那样最精简,最容易。写论文,也不是题目越大越好,大到最后什么都证明不了,什么都说明不了,策略也一样要越精简越好,只赚有把握的一段。如果还不满足,还想提高策略的开单率,则可以在原先策略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新的策略加入原先的程序之中,这样就可以赚钱、开发两不误。

到底什么是量化交易?对成交量有何影响,具体怎么操作?

所谓“量化交易”产品,通常就是由基金管理人制定一个选股模型和交易策略,然后交给AI机器人执行该策略并自动进行操作的私募产品。各家的策略基本上大同小异,选股锚定“热门高成长赛道 高成交量龙头 技术趋势向上”,每天盯着分时线买进卖出,执行“高抛低吸”赚取微小差价。这一万亿规模的私募产品,哪怕每天只有五分之一仓位进行交易,一买一卖都有4000亿了。如果半仓滚动操作,“打出万亿成交量”也并非不可能。事实上,排名前10的个股,成交均突破了百亿,而成交前20个股就消耗掉千亿资金,这样的个股成交额,绝非散户和公募所为,主力都是量化私募。近期成交量明显放大,因为“量化私募”产品发行开始加速了。以前的银行理财用户,本来都是去买公募基金的,但这半年,除了新能源等少数主题,绝大部分公募基金产品表现不佳,尤其是那些重仓医药大消费的,有的甚至亏损超过20%。这对风险厌恶型的固定理财用户来说,是不能接受的。而量化私募产品的出现,恰恰满足了这部分用户的需求。量化产品,普遍执行稳健保守的“指数增强”交易策略,紧盯高成交量赛道龙头,盘中看到机会就上去咬一口,止损止盈坚决迅速,稍有风吹草动就跑。因此回撤较小,在当前整体牛市趋势的情况下,年收益率超过10%或者20%,也比较容易实现。尤其是今年这种赛道股行情,量化产品收益都很不错,媒体报道称某头部量化私募的一款产品,今年收益率超过了40%。回撤较小 收益稳定”的特性,吸引固定理财用户抢购;由于每天都交易,佣金可观,券商营业部也乐于推荐给散户购买;部分有实力的基民(百万门槛),也开始赎回公募基金,转投量化私募的怀抱。主流资金赎回白马公募,抢购量化私募,是平安格力跌跌不休,以及赛道龙头涨上天际的主因。量化策略,最讲究顺势而为,是不会购买下降趋势股票的(平安这种,视之为草芥)。而上升趋势一旦形成,机器人就会沿着5日线10日线滚动出击,比如特变电工,爱康科技和西藏矿业近期的K线图形。量化基金的策略同质化很严重,带来的结果就是趋势被超级强化。
量化私募的火爆发行,近期有加速的趋势,这也是成交量急剧放大背后的推手。因为对比公募产品,短期的赚钱效应更佳,而散户历来都是喜欢追涨杀跌的。但令人意外的是,这几天有多家百亿量化私募,曝出封盘拒客的消息,旗下量化产品也不再接受申购。这些百亿私募,是主动闭门谢客,还是受到了监管层的窗口指导?
中国式监管,向来是“稳定”优先,“防范系统性风险”优先的。成交量大是好事,有利于扩大直接融资。但凡事过犹不及,1.7万亿尚可接受,2万亿呢?若2万亿成为常态,肯定会有人坐不住了吧?机器人执行量化交易,已经被证明能强化向上趋势,但向下呢?谁能说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