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与路径 新形势下,橡胶产业如何走出困境,可持续发展?

[更新]
·
·
分类:金融
3321 阅读

产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与路径

新形势下,橡胶产业如何走出困境,可持续发展?

新形势下,橡胶产业如何走出困境,可持续发展?

近日,云南省政府颁发的2018年度科学技术奖励中,一项橡胶产业的课题,被授予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那么,这项研究对橡胶产业的困境,给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作为主要专家之一,云南省社科院副研究员苏宇芳参与了课题,而之前,她还参加了对全球发布的《天然橡胶可持续发展指南》的研究与编写。
那么橡胶产业如何走出困境,可持续发展?云南自然科学奖专家苏宇芳可以告诉你。
在近期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的《云南省支持橡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中,提出:到2020年,将力争全省橡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300亿元,基本建成现代市场营销体系,实现橡胶全产业链中的胶农、企业、品牌和市场的大发展。为此,还将在昆明周边布局橡胶生产园区。
获奖课题,致力于可持续性种植研究此次被云南省政府授予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建初研究员主持的课题,名为《西双版纳与湄公河地区可持续橡胶与生态治理》。云南省社科院的苏宇芳副研究员,参与了课题的设计、管理及整个研究。
课题选择重要的橡胶种植区西双版纳与湄公河地区,运用遥感、耦合生物气候与生态过程模型,结合野外调查,针对开发生物多样性、生态服务功能与社会经济等多重指标,对该地区橡胶种植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估。
苏宇芳介绍,他们的研究,首次提出了西双版纳-湄公河地区橡胶种植的台风、冷害、干旱等风险问题,从生态系统与流域水平上,研究了可持续橡胶种植与水电开发跨边界生态治理的科学意义。
课题报告指出:西双版纳山区与湄公河地区从传统轮歇农业,向现代农业与橡胶种植园转型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生态、健康与经济风险。大规模的橡胶种植破坏了天然林,直接影响着生物多样性;同时,也带来农户经济脆弱性。
针对橡胶种植的无序扩张,报告提出了生态补偿与可持续橡胶认证方案,在确保可持续橡胶供应的基础上,减少橡胶种植无序扩张对社会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避免橡胶种植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是重中之重相对而言,苏宇芳研究员之前曾参与编写的《天然橡胶可持续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则更为详细地就全球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多指导性意见和思路。
2017年10月23日,该《指南》对全球公开发布,系在我国商务部、国家林业局及英国国际发展部共同合作的“中英合作国际林业投资与贸易”框架之下,由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组织研究制定,云南省社科院的苏宇芳,正是专家之一。
“近年来,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天然橡胶的消费需求不断攀升,使得天然橡胶种植面积持续扩大。然而,工业化的单一种植,加上天然橡胶投资主体的渐趋多元化,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和社会挑战。因此,天然橡胶从业者,尤其是种植业和加工业者,亟须提升对天然橡胶投资与产业模式以及相关风险、可持续发展与尽责管理的认知程度和管理能力,以预防、减少和消除运营行为或合作关系对项目东道国社会、环境和经济的不利影响,增强与利益相关方的共商、共建与共享,从而确保产业安全和持续经营。”《指南》前言如是写道。
那么,橡胶行业要长久而又良性地持续发展,尤其作为云南重点的橡胶种植和加工环节,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才能尽可能摆脱隐患和困境?
“避免橡胶种植和加工对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是重中之重。”苏宇芳介绍,这方面,《指南》指出了以下几点——
1、必须减少橡胶种植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严禁在陡坡、生物多样性高保护价值区域和高碳储量区域、河岸保护区种植,考虑间作、混作和套作等农林复合种植,管理林下植被,保护地表覆盖,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维护种植园的生态服务功能。
2、在生态脆弱区、退化林地和荒地上种植橡胶林时,应该对原有地块的植物群落组成、土地利用活动和造成退化或荒芜的自然和人为因素进行记录和分析,评价其种植可行性。不宜在生态脆弱、水土流失或土壤退化严重的老胶园继续种植橡胶树,应恢复植被以减少橡胶种植对环境的影响。
3、应识别建橡胶工厂与周围的居民生活区、医疗教育区、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距离,并应识别气候与风向,以满足下风区域建设要求,避免臭气产生的负面影响。
4、应识别建设工厂区域天然橡胶采集的方式与可能性,确认拟生产的橡胶品种、规格与规模是否满足当地的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技术政策、产品结构等要求。
5、应识别建厂对环境的影响并开展评估,尤其应评估对给排水系统的影响,应对“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排放作出合规性规划与设计,避免对水源地的污染。
……

乡村产业竞争力下降的原因?

一些“新农村”建设,由于没有产业发展甚至削弱了产业发展的条件,反而使农民陷入了新的困境。
尽管人们千方百计试图振兴乡村产业,也进行了各显其能的尝试,但面对各地树立的典型,人们的态度大都是“典型很好,我们学不了”。问题就在于没有找到可持续、可复制的产业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