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征的增值税账务处理 增值税免税,免征,减征怎样做会计处理?

[更新]
·
·
分类:金融
4368 阅读

免征的增值税账务处理

增值税免税,免征,减征怎样做会计处理?

增值税免税,免征,减征怎样做会计处理?

下面就来分析下各类增值税减免情况下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增值税减免处理的政策依据
1、《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应用指南
2、 财政部关于印发《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16]22号)
3、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免征增值税货物专用发票管理的通知(国税函〔2005〕780号)
4、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票面内容的公告(2014年第27号)
二、小规模纳税人的会计处理
1、小微企业优惠: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月销售额不超过10万按季度纳税不超过30万,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月销售额不超过10万按季纳税不超过30万的,免征增值税。
按财会22号文件,“小微企业在取得销售收入时,应当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应交增值税,并确认为应交税费,在达到增值税制度规定的免征增值税条件时,将有关应交增值税转入当期损益。”
由于小微企业不知这个月(季)的销售额,不能确定能否享受免税政策,所以在会计核算时,发生销售业务要正常的计算增值税。 如果到月(季)末,达到小微企业税收优惠规定,把它转入到当期损益。
举例:某小规模纳税人1月价税合计是10,300元,发生销售业务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10,3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300
如果到月(季)末,达到小微企业税收优惠规定,则: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300
贷: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300
2、小规模纳税人直接减免(免税收入):
举例:未达小微企业标准的小规模纳税人,1月销售免税服务收入103,000元,发生销售业务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103,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3,000
增值税是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对收入直接减免增值税,意味着增值税额为0,收取的价款应该是不含税的,纳税人对免税货物不必再计提销项税额。如对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初级农业产品的免税、出口环节的免税等等。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免征增值税货物专用发票管理的通知》(国税函〔2005〕780号)中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简称“一般纳税人”)销售免税货物,一律不得开具专用发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销售免税粮食除外,财税字〔1999〕198号将范围扩大到粮食和大豆)。”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票面内容的公告(2014年第27号)中规定:“纳税人销售免征增值税的机动车,开具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时,在“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栏应填写“0”,系统开具的发票“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栏自动打印显示“***”,“增值税税额”栏自动打印显示“******”;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不含税价栏”和“价税合计”栏填写金额相等。”
根据上面两个政策,除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销售免税粮食(大豆)外,销售对收入免征增值税的货物,一律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所以,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均只能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并且税额为0。
3、小规模纳税人直接减免(定额扣减和退税优惠):
举例:未达小微企业标准的小规模纳税人,1月销售非免税服务收入309,000元,并雇佣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可扣减增值税6,000元),购入税控设备280元,当月共可扣减增值税6,280元,当月还收到即征即退(或先征后退、先征后返)增值税1,000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309,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9,000
借:管理费用 280
贷:银行存款 28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6,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280
贷:营业外收入 6,000
管理费用 28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2,720
贷:银行存款 2,720
借:银行存款 1,000
贷:营业外收入 1,000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第十一条规定: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按照经济业务实质,计入其他收益或冲减相关成本费用。与企业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 应当计入营业外收支。《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应用指南和《小企业会计准则释义》中有着同样表述 “税收返还是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等办法向企业返还的税款,属于以税收优惠形式给予的一种政府补助。增值税出口退税不属于政府补助。除税收返还外,税收优惠还包括直接减征、免征、增加计税抵扣额、抵免部分税额等形式。这类税收优惠并未直接向企业无偿提供资产,不作为本准则规范的政府补助。”
因此,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属于与日常活动相关政府补助,应计入“其他收益”科目,而增值税直接免征、直接减征属于企业非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应将其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执行小准则的则均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三、一般纳税人的会计处理
某生活性服务业一般纳税人(收入比重超50%)1月如下业务发生:
销售免税收入100,000元,非免税收入159,000元;
取得进项税发票2,000元,其中固定资产进项500元(同时用于增值税应税、免税项目),免税收入对应进项1,200元,非免税收入对应进项300元;
雇佣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可扣减增值税6,000元),购入税控设备280元,当月共可扣减增值税6,280元,当月还收到即征即退(或先征后退、先征后返)增值税1,000元。
(期初无留抵税额与加计抵减增值税余额)
借:银行存款 259,000
贷:营业收入--餐饮收入 100,000 (增值税为0)
营业收入--其他收入 150,000 (增值税9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9000
借: 固定资产--设备 3,846.15
管理费用--服务费 5,000
原材料--饮料 9,230.76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000
贷: 银行存款 20,076.91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规定同时用于增值税应税、免税项目的固定资产进项可以抵扣)
借: 原材料--饮料 1,200
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200
借:管理费用 280
贷:银行存款 28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减免税款) 6,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减免税款) 2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减免税款) 120 (800*15%)
贷: 营业外收入 6,000
其他收益 120
管理费用 280
(关于《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适用《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有关问题的解读规定增值税加计抵减税额应计入其他收益,故执行会计准则的企业应将120计入其他收益,6000计入营业外收入。但这个说法似乎与应用指南的说法不一,加计抵减应属直接减免,按指南应计营业外收入,故值得商榷。)
借: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1800
(9,000-2,000 1,200-6,000-280-120)
贷: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1800
借: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1800
贷: 银行存款 1800
借:银行存款 1,000
贷:其他收益 1,000 (退回增值税)
总结:
一、对直接对收入进行免征增值税的,售价即收入,增值税为0;
二、对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与日常经营有关,因为与销售收入和税额相关,所以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计入其他收益,执行小准则的计入营业外收入;
三、其他直接减免增值税的项目,按照经济业务实质,则计入营业外收入或冲减成本费用。

增值税减免企业如何进行进项抵扣核算?

按我国现行增值税的减免规定,减免增值税分为先征收后返回、即征即退、直接减免三种形式。因此,其会计处理也有所不同。
一、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增值税各项优惠政策的含义 。
1、直接免征:直接免征增值税,纳税人不必缴纳(如销售残疾人专用品);
2、直接减征:按应征税款的一定比例征收,目前除了对简易征税的旧货规定了减半征收外,多是采用降低税率或按简易办法征收的方式给予优惠,还没有按比例减征的规定;
3、即征即退:指税务机关将应征的增值税征收入库后,即时退还,比如对软件企业的超3%税负的部分即征即退,退税机关为税务机关;
4、先征后退:与即征即退差不多,只是退税的时间略有差异;
5、先征后返:指税务机关正常将增值税征收入库,然后由财政机关按税收政策规定审核并返还企业所缴入库的增值税,返税机关为财政机关。如对数控机床产品实行增值税先征后返。
二、会计处理 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规定
①、对于直接减免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补贴收入
②、对于企业实际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税后返还的增值税借:银行存款贷:补贴收入 个人认为会计制度规定的直接减免增值税的会计处理有值得商榷之处,首先《企业会计制度》的这个会计处理的前提一定是企业销售了免税货物之后,计提了销项税额,否则账是不平的。增值税条例规定,为生产免税货物而耗用的原材料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也就是要将这部分进项税转出计入成本。如何转出,条例有公式。
如果进项转出了,再计提销项税额,那么这个销项税额,就是免税产品的全部增值税税负,包含了生产免税货物以前各环节缴纳的增值税,而这些增值税是别的企业缴纳的。本企业为购进这些原材料已经支付了增值税,国家只是免征了本企业应交的增值税,而并不是象出口退税那样,不仅免征出口环节增值税,还要退回以前各环节缴纳的增值税。所以将全部销项税记入补贴收入的做法显然不妥。
1、我认为对直接免征增值税的可以有两种处理方式 第一种:
按会计制度规定的分录来进行会计处理,但是这种处理的前提是,销售免税货物应正常计提销项税额;为生产免税货物而耗用的购进材料的进项税是不能做转出处理的,并且要将全部进项税额在应税货物与免税货物销售收入按规定划分;这样才能计算出企业应交的增值税额和免征的增值税额。
①、销售免税货物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②、将进项税额在免税销售额与应税销售额之是分配,计算出免征的增值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补贴收入(年末将补贴收入并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二种:
对于直接免征增值税的,销售免税货物时,不必计提销项税额,为生产免税货物而购进的原材料的进项税做转出处理,计入成本。
①、销售免税货物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②、按规定计算转出进项税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应分摊的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这样处理之后,免税货物销售收入减去相应的销售成本即为免税货物的销售毛利,自然并入了企业的利润总额,不必单独将免征的增值税计入“补贴收入”。
如果企业免征的增值税属于不征收所得税的(目前还没见到),则可以在年度所得税汇算时,将这部分免税做纳税调减处理,填入纳税申报表第67行“免税的补贴收入”,不单独进行会计处理。
如果为了单独在账簿上体现这部分免征的税额,也可以将计算出的免税金额单独从主营业务收入中分离出来,但是这样处理没有什么意义: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补贴收入
销售免税货物的,增值税条例规定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只能开具普通发票,买方不得计算抵扣进项税(从农业生产者收购免税农产品除外)。
2、对于某一产品只减征一定比例的增值税 此种情况目前的增值税政策中还没有,如果真的发生,个人认为可以做如下处理,正常计提销项税额,进项税不必转出,在填报纳税申报表时,在申报表第23行“应纳税额减征额”中反映减征的税额。
①、销售减税产品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②、结转本月应交增值税(减征后交的税额)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③、结转减征的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补贴收入 年终并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④、申报缴纳应交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此种情况,由于购买减税货物的企业支付了未减征部分的增值税,所以可以按规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按规定抵扣其实际向卖方支付的增值税。
这种情况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目前的增值税优惠中还没有采用这种方式的,都以其它的方式替代。
3、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大同小异。即征即退、先征后退的税款由税务机关退还;先征后返的税款由财政机关返还。但是及时性是不同的,即征即退最快,先征后退次之,先征后返最慢。
此三种优惠,都是在增值税正常缴纳之后的退库,并不影响增值税计算抵扣链条的完整性,销售货物时,可以按规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正常计算销项税,抵扣进项税。购买方也可以按规定抵扣。应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应于实际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贷:补贴收入(年终并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但是对政策规定不缴纳所得税的,如财税[2000]25号“所退税款由企业用于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不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应在年度所得税汇算时做纳税调减处理,填入纳税申报表第67行“免税的补贴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