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籽料真假怎样辨别 这样籽料是真还是假?用肉眼如何区分?

[更新]
·
·
分类:金融
3165 阅读

和田玉籽料真假怎样辨别

这样籽料是真还是假?用肉眼如何区分?

这样籽料是真还是假?用肉眼如何区分?

这什么玉?

谢邀,简单点说目前市面上假皮子籽料占90%之多,两种:真籽二上色,滚籽染色,分辨的话皮色越鲜艳的假的可能性就越大,个别的料子可以闻到铁锈味儿,但随着染色工艺的不断提升,皮色毛孔这些特征做的是越来越真,真诚的建议入门级玩家可以选择山料,第一价格便宜,第二假货比较少,第三玉质也有很好的。

谢WDC963852朋友邀请。
图片把一些细节拍出来了,赞一下。这一块是大开门的一眼假。
目前用肉眼分辨和田玉是否为籽料,是对其身份证“皮色和毛孔”进行判断。
1.先来看这一块的毛孔。
籽料的毛孔,是玉石在河水作用下,发生的滚动碰撞中形成的,所以会是散乱而密集的,如果用放大镜观察,你会发现,它的每个大的凹孔中,密集的分布着很多小坑。↓
由于作用年代长远,所以会呈现出无序但又均匀的状态,在碰撞后又经水流的作用,每一个小坑周边会呈现圆润光滑的特征。↓
这块玉石放大图片后,在高光反射下,观察毛孔,你会发现很不自然,人工痕迹明显。↓
2.再来看它的皮色。
和田玉的皮色是玉石在河床中,周边的矿物成分沁入玉石表面形成的,年代久远,它会随玉石内部的结构间微隙浸入玉石。↓
如果玉石存在绺裂,作用的会更加深入,并且会形成其特有的形状,我们常说的,钉子纹,蜈蚣脚,水草沁就是为了形容其特征。↓
正常作用下,皮色非常有层次感,呈现为一种自然渐变,皮会与肉紧密结合,溶为一体。↓
这块玉的皮色我们来看看。从残缺部分可以看到,皮色是浮于表面。↓
然后看绺裂部分。皮色也是只浮于表面,没有随着裂隙深入到玉石内部。↓
再来看看背面。皮色过渡部分非常突兀。没有过渡色的色感形成。↓
再看这部分,即使颜色再深,可是入色依然浮于表面。↓
皮色与毛孔部分都不符合。
现在的造假手段层出不穷,我们日常对和田玉造假基本原则就是“疑罪从有”。现在有两个最重要的特征都不符合,那么怎么判断是不是籽料应该一目了然了。

如何判断和田玉的玉质?

问题是:正确、分辨。
首先:要学习建立起和田玉的传统鉴赏标准(也是玉石文化的传统标准)。
目前玉石珠宝界两种审美方式,可以凝练成两个字:1??闪、2??润。
那么传统和田玉审美就是一个核心:润。
在润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水润、脂润等。
不说山料,单说籽料。透度好的,浑厚的都有,透度好的也分:水润润的,干透透的。浑厚的也分:肥肉似的、白蜡似的。
所以第一个点是:看油脂光泽的强弱。强和弱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经验越丰富的人,见过的玉石越多,对强弱把握的就越好。这就是为什么要说的第二点。理论归理论,你会画饼也充不了饥。
其次:多上手看实物,多实操,多问人。
理论人人都会,人人都能查到,搜到。但是这仅仅是开始。润度的把握,油性怎么分级?白度怎么分级?天下没有两个人的级别是丝毫不差的。油性,白度等指标都是一个范围区间,那么怎么让自己的指标把握更准呢?就是通过大量的实物来认识和感知你对某个“标准区间”的判定,看的越多,摸的越多,你的标准就会越准。这个“准”也是相对的。举个例子:有两个人同时学习同一批数量为一万块的玉石,那么最后他们的学习成果——判断尺度是相近的。如果是两台算法一样的机器的话,那么最终结果就是一样的。这也是玉石版的机器学习(AI。倒是希望有这样的玉石标准算法呢,大家都省心)
然后:切勿随便看图辨玉。
辨玉看图识瑕疵(僵裂棉)一般没问题,小绺可能看不到。但是油脂感和色度太难把握(玉石抹油、照片处理、风光美化)。
最后:辨的玉质,玩的明白,也要以玉为师,温润内敛,不乱吹牛。
备注:
图一是料子生(左,料子干,没啥油性)与熟(右)的对比。青海产。
图二是水润(左)与脂润(右)的对比。右侧且末产。
图三是生料子与脂润对比。右侧俄料貔貅。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觉得有用,点点关注,谢谢。大鲤——一线市场的玉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