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茶壶简笔画 青花瓷主要作品?

[更新]
·
·
分类:金融
2241 阅读

青花瓷茶壶简笔画

青花瓷主要作品?

青花瓷主要作品?

青花瓷代表作有
青花山石花卉纹盖罐
罐直口,圆肩,丰底,圈足。附直口、平顶、无纽圆盖。造型圆润秀美,胎体轻薄,釉色洁白,青花颜色淡雅匀净。外壁饰蓼花、蒲公英、野菊纹,上部点缀蝴蝶2只,下饰坡坨浅草,配以洞石蕉叶,呈现出“九秋花蝶”的美妙情趣,活泼自然。罐底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此罐是成化青花器的代表作,胎轻釉润,光洁无瑕,如脂似玉。纹饰线条纤细柔和,飘逸潇洒,乃受当时宫廷审美趣味的影响。瓷画在空间处理上疏密得当,明快疏朗,富于清新典雅的艺术效果,是存世不多的成化青花罐中之佼佼者。
青花梵文杯
杯浅式敞口,斜腹,内凹足。外口饰青花弦纹2道,腹部以青料书写梵文两周,足底双方栏内双行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 梵文自明宣德时期开始出现于僧帽壶、高足碗等器物上,至成化时期更为流行,多见于碗、杯等器物上。此杯造型小巧,胎薄,釉润,青花呈色淡雅,是成化青花中的代表作品。
青花缠枝莲八宝纹三足炉
炉呈鼓式,直腹,下承三蹄形足。口及足边分别饰一周鼓钉纹,腹部为青花缠枝莲托八宝纹。炉底中央双圈内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三足炉式在宋代龙泉窑已有烧制,明初龙泉窑延续,景德镇窑亦有烧制。明成化时的三足炉与明初比较体积明显减小,莲花上八宝纹的双勾画法也带有成化时的特有风格。

辨别康熙青花瓷有这三招就够了?

辨别康熙青花瓷,康熙青花瓷有哪些特点,其实这三招也就够了。
一:看“胎釉”
说到胎釉,可以从三个时期来说明。早期的康熙青花瓷胎釉厚实,胎层肥实,有缩釉现象和小棕眼。在瓷器的嘴部通常会刷上酱釉,修足并不是很精细平整,在一些瓷器底足可以常看到跳刀纹,且呈放射形。在一些大盘和琢器的底足也可以看到“楼梯”的样子,且多出现双圈足。
中期的康熙青花瓷胎釉就已经有了改进,胎体更加雪白硬实,少有残渣,更加注重修胎,圈足变的更加平整。粉白色釉层强度更高,浆白釉层则更松散,但偶尔会有小开片。到了晚期,康熙青花瓷多呈青白釉,亮青釉。底足大多平切,琢磨平整,胎体也更加轻巧。
三. 看“画法”
康熙时期的青花瓷画法多用“分水技法”,这种方法是借鉴中国的水墨山水画法---皴法而来,以渲染为主。在明末就已经很常见了,康熙时期运用到极致。这个画法是现将轮廓线勾勒好,在勾勒好的轮廓线内再用不同浓度的料水进行渲染,景物的阴阳向背,疏密深浅皆用这种方法很好的表现出来。层次分明,康熙作品给人很强的水墨画感受,打破了平涂法的单调,这样的青花因为层次分明,更加多了琢磨的味道。《陶雅》中这样记载:“其青花一色,见深见浅,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娇翠欲滴”。可见康熙青花之美。